1、为了有效防治空气污染并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其目标是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2、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3、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实施方案要求第一阶段实施监测的城市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按《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以及最新的相关规范要求操作和运行。
4、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 本项目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项目为NOSOPMTSP。监测频率为一期。NOSO2连续监测7天,每天4次,分别于02:00、08:00、14:00和20:00进行监测,PMTSP每天连续采样12小时,测得各监测因子的日平均浓度。
5、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关键环节。首先,它明确了监测点的布设原则和采样策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其次,它列出了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并提供了相应的分析方法,以科学地评估环境质量。
6、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1、环境分析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实验室通用设备:包括烘箱、电炉、水浴、蒸馏器;恒温箱、冷藏箱;真空泵、离心机、振荡器、微波洗涤器;以及普通天平等。
2、环境大气采样器:用于采集空气中如SONOx等有害气体。 环境颗粒物采样器:捕集环境大气中的TSP和PM10或PM5。 大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同时用于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的气态物质和气溶胶。 氟化物采样器:用于采集大气中重金属颗粒和氟化物。
3、空气检测设备:包括颗粒物采样器(如TSP、PMPM5)、环境大气采样器、氟化物和重金属采样器、真空箱气袋采样器、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采样器、二恶英采样仪、硫酸雾采样枪、烟尘烟气测试仪、油烟快速检测仪、皂膜流量计等,用于收集和分析各类气体和颗粒物。
4、实验室使用仪器:如光谱仪、极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色谱一质谱仪、紫外线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子活化分析能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该类仪器的特点是精密、复杂,可测定多种有毒物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测70多种金属元素。
5、环境检测仪器包括:大气、职业卫生、噪声、振动、辐射检测仪器。
6、链球菌和酵母菌检测是微生物控制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里的水分测定仪,无论是食品还是液体,都能准确把握水分含量。 土壤检测仪器种类繁多,从动孙搏力/手动采样工具到重金属/有机物检测设备,覆盖农技与科研的全方位需求。 现场检测仪器如土壤湿度/养分测试仪,可以揭示土壤的秘密世界。
大气环境监测专业主要涉及大气科学、环境监测技术、环境保护法律等多个领域。以下是该专业可能包括的主要专业课程: 大气科学基础:学习大气物理、大气化学、气象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大气环境的形成、演化和变化等原理。
学生将学习一系列专业课程,包括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训、环境监察与管理、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水污染控制与设备运行、化工分析、大气污染控制与设备运行、环境影响评价、给水排水、噪声污染控制与设备运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概论、基础化学、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环境法规、现代检测实验室管理、数据处理与统计、环境管理及大数据应用、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等课程。课程涵盖了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的全面内容。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水体监测、大气监测、生物监测、土壤及固体废物监测、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等等。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环境监测站、生产企业的分析检测部门、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各企业的环境管理部门等工作。
大气科学专业主要课程 大气科学专业课程:大气科学导论、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气候学等。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 环境保护概论、基础化学、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环境法 规、现代检测实验室管理、数据处理与统计、环境管理及大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