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等过程中产生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购买碳配额等形式而得到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碳中和与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中和指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净排放为零。即通过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式抵消全部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方式,使得一个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通过碳汇、碳捕捉和存储等技术实现的温室气体吸收量相等。简言之,碳中和的目标是实现净零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