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秦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的部署

1、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包括下列主要内容:①矿山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②矿山环境保护的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③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④矿山环境治理的重点工程;⑤保证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2、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区域布局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在区域上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对各经济区内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作出总体部署,突出战略性、宏观性与政策性。

3、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是指以修复破坏的环境为核心的矿山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其目的在于改善矿山活动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使矿山活动可以持续发展。主要包含环境评价、生态修复方案、技术支持、实施管理、后续评估。

4、政策适用于所有固体矿产开发企业,但不包括放射性与海洋矿产开发者。涵盖矿产开发各阶段,如规划、建设、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全程管理。遵循“防治并重,建设并举;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方针。

5、新建(改、扩建)矿山必须满足和达到批准的矿山设计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要求。满足规定的矿山最小开采规模要求,具有相应的安全设施,安全设施和矿山环境防治工程必须与采矿主体工程做到“三同时”。

6、矿产资源的开发在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问题。面对这一挑战,政府高度重视,持续推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