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显示,56%的民间环保组织都参与了节能减排工作,包括研发、推广节能减排的环保产品、向公众开展宣传教育等;11%的民间环保组织参加了环境维权工作,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组织类型多样,包括政府发起、民间自发、学生社团及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分布主要集中在京沪等地,生态资源丰富的省份也有活跃组织。 大多数环保民间组织采用会员制,通过民主选举管理,约88%实行会员代表大会制度。2005年,大部分组织召开过至少一次理事会。
3、首先,自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诞生和兴起阶段。1978年5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作为首个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组织诞生,随后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和“自然之友”相继在1991年和1994年成立,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进入1995年至本世纪初,环保民间组织进入发展阶段。
4、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深化和进步,各类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扮演着政府与企业之外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在环保领域,活跃的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努力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环保进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5、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揭露了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在中国供应链中的环境问题。据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五家机构发布的《为时尚清污--绿色选择纺织品牌供应链污染》报告,48家品牌因违法排污被点名,其中包括耐克、溢达、沃尔玛等国际品牌和361度、安踏等国内企业。
6、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社会组织体系也在不断演变。民间组织的兴起顺应了民主政治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需求,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环保民间组织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调节器”和“稳定器”的关键作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CLCIU)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非盈利组织,由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组成。联合会的使命包括法规建设、产业发展监督,拥有244家会员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工作内容涵盖公关沟通、行业标准管理、科技创新、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等。
二)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共同进行行业标准的监督和管理,协助政府进行行业政策制定调研,组织中国低碳环保产品、低碳企业、低碳品牌、低碳节能建筑评审。
中国低碳产业联盟行业分会致力于为中国低碳经济的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协助企业与政府高层沟通,参与国家项目资金审批,如家电下乡、企业信用评级等,以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驰名商标等认证申请。开展“碳交易”项目,维护会员权益,处理企业危机公关。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新能源分会是一个隶属于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的专业机构,它由众多权威的领导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以及知名品牌企业联合组成。其主要目标是促进低碳产业的持续发展,包括推动节能、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及关联机构,如北京中企新能联盟低碳技术发展中心,致力于服务那些致力于低碳环保经济的企业,特别是新能源分会的理事会成员。
是的,中国低碳产业投资中心涉嫌诈骗。以下详细解释:中国低碳产业投资中心以一种看似合法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涉及到许多诈骗行为。许多投资者被其绿色的名称和所宣称的环保、低碳理念所吸引。然而,实际上,该公司利用这些概念进行不法的投资欺诈。
第八届中国湖北产学研项目洽谈会暨低碳论坛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中国低碳产业联盟承办由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已成功举办七届,搭建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人才交流、风险投资、军民结合、高层论坛六大平台。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CLCIU)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非盈利组织,由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组成。联合会的使命包括法规建设、产业发展监督,拥有244家会员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工作内容涵盖公关沟通、行业标准管理、科技创新、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等。
联合会遵守国家法律,致力于推动低碳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行业自律,协助政府对低碳产业发展实行监督和管理,组织政府、权威专家调研团对产业进行调研,向政府提供调研报告,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提供决策参考。向政府反映联盟成员的意愿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