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特色和优势,寻找清洁能源,探索碳储、碳汇技术方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是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2、根据国土资源部指示精神,潍坊市政府本着以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扶持当地热泵企业发展、热烈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为目的,决定在潍坊市城建区范围内开展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工作,并将该项目列入潍坊市城建重点项目。
3、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企业员工在单位中,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利用各种IT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网络等产品),企业也必须重点关注这些IT产品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4、地源热泵技术的进步是带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是实现节能减排十分有效的途径。1912年瑞士人首先提出了地源热泵技术,1946年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在美国俄勒冈州诞生。1974年起,瑞士、荷兰和瑞典等国政府逐步资助建立了示范工程。
1、降低煤耗和电耗 降低生产线 熟料 煤耗,应当在 预热器 出口温度、冷却机 出口温度、出冷却机熟料温度以及系统保温等 方面 寻求改进。降低磨机电耗的 重点 在于提高和稳定磨机 台时产量 ,并降低磨 主电机 功率 。
2、水泥企业节能减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燃煤工业(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除尘系统改造等项。窑炉节煤 使用高性能隔热材料:窑、冷却机、预热器、热风管道等设备上,在新建、检修工程中使用高性能隔热材料减少散热。
3、其次,水泥作为一种半成品,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混凝土产业,取消35级水泥之后,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搅拌站自行添加混合材的情况可能有增无减,由于粉磨混合控制技术不及水泥企业,有可能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下滑,影响建筑使用寿命,对于社会资源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浪费。
4、全面替代燃煤涉及水泥分解炉和回转窑等水泥生产线的物料平衡,应进行物料平衡再设计和水泥生产温度场(带)、生物燃气及燃烧烟气流与物料流再设计,以及气固液相反应和传质传热、工艺设备等再设计。
5、水泥厂余热发电 水泥生产属高耗能产业,在我国水泥行业生产中,传统的湿法窑、立波尔窑和中空干法窑生产线普遍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利用余热发电技术可提产节能,是企业培植的新的效益增长点。
1、山西: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2万吨,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为29万吨,比2010年分别减少了6%和6%。 内蒙古: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5万吨,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为24万吨,比2010年分别减少了7%和5%。
2、四川省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确立了明确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首先,工作指导思想基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着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握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3、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包括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以及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工程。
4、有效实施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工业的升级转型,确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年2月13日,中国政府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行动,包括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6、四)深入抓好节能减排宣传培训工作。强化节能减排宣传和培训工作,将其纳入“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培训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