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保密范围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进行管理。第八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依据本办法取得的环境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费征收、环境执法、目标责任考核等环境管理的依据。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资料资料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质量保证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应与其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所需经费应有保证。
省、市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制定网络章程和管理规定,定期对网络成员单位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环境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应当按照网络章程和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环境监测网络负责单位提交各类环境监测报告。
监测单位的定义:监测单位包括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依法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环境质量或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营维护单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涵盖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的第三方监(检)测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二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
1、一)全年各季度的xx区出境地表水监测报告,并按时上报市站,整个常规监测工作做到了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二)污染源总量监测工作。目前共完成污染源总量监测任务32家(次),其中24小时连续监测企业3家(次)。
2、一)全年各季度的xx区出境地表水监测报告,并按时上报市站,整个常规监测工作做到了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 (二)污染源总量监测工作。目前共完成污染源总量监测任务32家(次),其中24小时连续监测企业3家(次)。 (三)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基础监测11家(次),完成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12家。
3、一)继续做好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市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2个点位、3个主要项目,我站共向全市发布城区空气环境周报52期,获得成果数据1144个,市域地表水为省控监测网,城区集中饮用水源XX水库每逢单月进行常规监测,共获得成果数据1728个。
要提升“十二五”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狠抓监测技术和科技创新。一要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技术路线、技术规范、分析方法、评价办法、表征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文件及程序,做到每一台仪器都建立一个档案,包括仪器设备使用维修登记、仪器检定周期和在用仪器标志管理等工作,使在用仪器设备的合格率和完好率达到100。提高监测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为环境管理提供快速高质量的数据。
通过市站带行业站、企业站的方式,使各级、各行业、各企业环境监测人员在干中学、学中干,提高全市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全面履行新时期环境监测使命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该报告只能供专家研究,对普通老百姓如读天书。 对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的思考 环境监测报告即不同于一般的化验单,只需用数据说明“合格” 或“不合格”,也不同于数据报告、专业研究报告,仅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