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作为总体逻辑,是对统一历史对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和运动形式的概括。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存在资本,而没有资本也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它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资本论》是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问题。
《资本论》第一卷:历史发生学 《资本论》第二卷:系统发生学 《资本论》第三卷:现象发生学 《资本论》第四卷:认识发生学 由此看来,《道德经》和《资本论》具有结构的“巧合”:道和德规定的相互推动和彼此间的有机交融。
1、后面的几句话是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第七节中的注释中,有这样一段话。
2、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4、马克思这句话体现了商人除了务实与趋利的特性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冒险。完整句子为: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
1、马克思曾在很多著作中提到重农学派和魁奈时,给魁奈以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把政治经济学建立成为一门科学的人,马克思指出魁奈的经济理论体现在了他的《经济表》中,所以《经济表》是魁奈最重要的著作。
2、《经济表》作于1758年末,由法国人弗朗斯瓦·魁奈(1694年到1774年)著述,只发现其手稿。次年,该表又修订了两次,刊印量很少。凡尔赛宫出版,《经济表》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生产、流通、分配有规律的运行过程的简明图示说明,这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3、弗朗斯瓦·魁奈的这种分析,体现在他的著名的《经济表》中。魁奈的《经济表》有原表、略表。《经济表》的原表发表于1758年,但由于图解复杂,很难理解,所以流传不广。1760年魁奈为说明“原表”,写了题为《经济表分析》的论文,并把图解加以简化。
4、首先,通过运用抽象法,魁奈的《经济表》排除了不必要的因素,集中于本质问题的分析研究,使问题得到了清晰的结论。这种分析方法对后世经济学家如马克思和列昂节夫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经济表》以一年的总产品作为再生产的起点,正确分析了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为后续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结构图如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下面是马克思基本原理框架图,仅供参考。1 马原基本框架图 1 马原考试怎么准备复习 期末考试难度每年都不一样,有时简单有时难。复习:教材为本,整体复习。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哲和马政经两个科目,这两个科目都是知识点比较集中难理解的科目,学习起来重在理解和灵活运用,当然原理部分还是要熟记,基本上在初级阶段重点是在掌握整体知识点的架构和框架,然后每一章节注意重点复习,一一搞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有层次的,大致说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揭示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原理;二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原理。立足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因此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市场交换领域所蕴含的危机,在简单商品经济下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之间的矛盾所决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则是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
2、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普遍存在着矛盾,矛盾队对立面的相互斗争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弊病,具有必然性。危机产生的根源即是矛盾的激化而导致的“生产过剩”。